羅興亞難民危機深重,難民人數高達70萬,在多方面極待援手。生存,是生存的唯一目的。林林種種的醫療需求、大屠殺與逃難造成的心靈創傷,以至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如住屋、清潔食物與食水,已令各方救援組織疲於奔命。而五、六月的雨季將帶來嚴重的水位上漲和山泥傾瀉,令難民的生活條件更峻嚴苛。

不影響生存的眼疾和視力問題,給放在一旁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當護瞳行動的人員到訪孟加拉東南部科克斯巴扎爾縣難民營時,親身體驗到眼疾問題對羅興亞人來說甚是嚴重,估計高達50,000難民需要眼疾手術。欠缺清晰的視力,將令難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護瞳行動是首個針對羅興亞難民的眼疾需要,提供治療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護瞳行動香港及東盟總幹事李駿晴說︰「羅興亞難民正面對各種迫切的日常生活問題,失明這等不影響生存的問題,給放在一旁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羅興亞人道危機深重,必需從多方面入手支援。當地正值雨季,進一步影響難民營的生活,對失去視力的難民來說,每一天都過得異常困難。」

Shamsun是逃離緬典的其中一個倖存者。約莫50歲的她雙眼因白內障而失明,無法用眼睛去了解身邊發生的一切。但旁人告訴她︰她的家人已遭逢不幸。Shamsun的丈夫遭槍殺,幾個孩子給刀刺死,女兒在死前更慘被強姦。她已經沒有可以依靠的親人了。

Shamsun

為了逃難,Shamsun花了四天時間,越過叢林和山丘,穿過河流,終於抵達難民營。失去視力的Shamsun,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忙,根本難以覓得到安身之所。

60歲的Abu Sayed是另一名抵達難民營的羅興亞人。他一共有七個孩子,但他在逃離家園時不幸與其中五個失散了。Abu十年前便因白內障而失去視力,全靠剩餘兩個分別15和20歲的兒子扶著他,徒步了12天才到科克斯巴扎爾。
 
在逃難的時候,一切都發生得太匆忙了。我很痛心與子女分開,但實在迫不得已,不離開的話我們很可能被殺。我身在孟加拉,但我的心仍在緬甸,與我的兒女在一起。
- Abu, 羅興亞難民
Abu

他說︰「在逃難的時候,一切都發生得太匆忙了。我很痛心與子女分開,但實在迫不得已,不離開的話我們很可能被殺。我身在孟加拉,但我的心仍在緬甸,與我的兒女在一起。」

視力對一般人的重要性已不待言,更不要說在生存邊緣掙扎的難民。護瞳行動在科克斯巴扎爾縣的巴魯卡里難民營開設眼科檢查站,等待檢查的人數高達600人,每六個人中便有一個與Shamsun和Abu一樣患有白內障。當地醫生估計,至少50,000人需要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是全球最普遍的致盲眼疾,但這本身是可以治療的眼疾,手術既快速又安全,成本效益十分之高。可是居住在緬甸的羅興亞人一直缺乏眼疾治療,許多人從來沒有檢查過眼睛,失明發病率較一般孟加拉人高五倍。Abu指自己十年前已經失明了,但一直沒有錢做手術。

難民營居住環境欠佳,加上即將來臨的雨季,對雙眼不能視的難民來說,其挑戰較其他人更加巨大。衛報報道形容,孟加拉是全球受水浸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國家東南部的主要難民營根據地科克斯巴扎爾縣,則是水浸的重災區,較水平面還要低三米左右。部份民眾的臨時房屋幾被沖毁,道路崎嶇而滿佈泥濘。


科克斯巴扎爾縣只有一間眼科醫院,為250萬名區內居民提供50張病床。在難民潮之前,醫院每個月需動約400-500宗白內障手術,以及在25個外展點提供眼疾檢查。現在加上來自羅興亞難民的需求,醫院估計要增加兩到三倍的人手。

Shamsun、Abu與其他近60名 難民在持械士兵的帶領下,到醫院接受手術。眼科醫院的主診醫生Mohammad Mushfiqur Rahman,由下午四時多,一直到晚上十時半,不停手地為60名病人施白內障手術。
 
他說︰「我不懂得解釋自己的情緒,實在有太多人需要幫助,一切的辛勞都是值得的。」

- 醫生Mohammad Mushfiqur RahmanA
對Shamsun來說,逃離家園和失去家人令她了無生趣。不過當白內障手術後醫生脫下Shamsun的眼罩,重新看見這個世界的Shamsun,仍情不自禁地笑出來,雙手合十感謝在場的醫護人員。



Abu得悉另外五個兒女已平安抵達另一個難民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他脫去眼罩後,臉上不禁露出充滿喜悅的笑容說︰
 
現在我可以見到窗外,看到樹的綠葉,好開心可以看到所有的東西,好高興我的眼睛已經好了,可是我仍然未能一家團聚。
- Abu

在求生面前,視力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但擁有清晰視力,令人有更強的條件,勇敢和獨立地生存下去。難民的問題沉重又複雜,但難民營裡每個都是活生生的人︰嬰兒、孩童、老人、婦女。失明只是其中一個問題,但當我們能伸出援手,在人道面前,能做的,我們都義不容辭。

李駿晴說︰「幫助難民的任務十分艱巨。但正如護瞳行動創辦人兼眼科醫生霍洛教授說︰『袖手旁觀並不是解決方法』。每五個失明個案中有四個可以避免,因此護瞳行動決心要幫助人重新看見,找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