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障礙人士在生活工作方面的困境,會波及整個家庭甚至社區的長遠發展,影響在中低收入地區尤其顯著。
 
全球超過55%的失明者是女性,多達2,000萬名女性失明,1億2,000萬女性飽受視力障礙影響,女性的失明狀況在中國同樣引人關注 。據國際防盲協會估計,2020年中國失明人數864萬,視力損傷人數為2730多萬,其中55%為女性。
 
以護瞳行動工作的廣西農村為例,人們對男女不平等的認識並不深。因為交通不便,女性缺乏參與討論家庭事務的意識和權利、卻又被日常家事和農務糾纏,加上對眼健康知識欠缺認知等,令婦女難以尋求眼健康服務。


韋丹青護士

曾參與廣西性別培訓課程的灌陽縣韋丹青護士分享她遇過的病人故事。「我們有一名女性白內障患者,從入院到手術再到出院,全程離不開其丈夫,做任何事、任何決定,都需要丈夫來全權掌控。病人的年紀在50歲左右,教育程度不高,過度依賴丈夫,沒有自己的想法跟主見,家庭地位可能也不高。這個案例讓我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女性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在家丈夫是天的封建思想,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宣傳性別意識。」

她還說︰「相對男性,女性患者在來院就診時會遇到特定的障礙,例如出門困難,語言不通,也會有經濟困難,她們的教育程度也相對較低。」

韋丹青認為要應對問題,醫院可以定期組織醫務人員下鄉篩查,與村衛生所建立微信群,解決老年女性出行困難的障礙,講解眼健康的知識,多做宣教,提高全民的性別意識。
 
護瞳行動一直努力改善女性接觸眼疾服務的機會,縮減男女失明比例的距離。我們的工作包括在所有項目中推行性別平等政策、開發和實施增加女性眼疾患者就診率的公眾活動、開發和使用性別敏感的眼健康宣傳材料、並在鼓勵女性和女孩多參與項目活動。
 
在推行廣西性別平等項目後﹐基金會發現參與的醫護人員加深了對性別平等的認知和實踐。在三八國際婦女節,讓我們傾聽更多曾參與培訓課程的醫護人員心聲︰


王慧彬眼科醫生

廣西灌陽縣王慧彬眼科醫生 - 
「性別刻板現象充斥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和階層中,真正做到性別平等,需要很多的工作,從父母抓起,從娃娃抓起。」
 
廣西灌陽縣韋丹青護士 - 
「在做性別意識的培訓時,发現所有的學員對這個課題都是陌生的,從我們通過問卷調查,提問,講解,小組討論,到結束培訓,總體的培訓效果良好,絕大部分學員認識到了性別意識的重要性。」
  
廣西興業縣護士蔡自靜 - 
「對女性患者、尤其是文化比較低、大年紀的農村女性患者應當比較關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很多人認為(社會)已經平等,並沒有意識到哪里還存在不平等以及還可以進步的方面。」 
  
雲南會澤護士長趙女士 -
「女性患上青光眼、幹眼癥等比男性多,老花眼因女性身體機能原因也比男性患者更早出現。加之女性性格細膩,溝通較男性困難,建議加強與女性患者的溝通交流,增加相關疾病的知識宣教,豐富宣教方式及內容。」
 
廣西合浦縣張斌副院 -
「我本來並不存在什麽男尊女卑的想法,一直以來對待病人都是男女平等的,但是參加了培訓以後會更加關注女性的需求,鼓勵她們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表達出來。因為宣教都是去到村子里面,接觸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发現有些還存在大男子主義,會大聲呵斥或者查視力時插隊,女性往往都是忍受的。」
 
新疆呼圖壁醫院趙醫生 - 
「女性對於戴眼鏡比較在意,覺得影響顏值。我認為現在女性都太獨立,很要強。」 
 
新疆沙灣張醫生 - 
「在臨床工作中,女性就診率高於男性。我覺得女性更重視自己的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