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xShapeShapeGroupArrow DesktopGroup 6Shapenoun_credit cards_942014diners-outlineShapeicon_donatenoun_Globe_1335341 (1)ShapeSlice 1mastercardicon_newsletterArrow Desktop“ copyicon_searchvisa
The Fred Hollows Foundation logo
捐款
HK
  • Global
    English
  • United States
    English
  • Australia
    English
  • Hong Kong S.A.R
    English 繁 簡
  • United Kingdom
    English
  • United Arab Emirates
    Arabic English
  • 捐款
  • 每月捐款
  • 霍洛教授
    • 關於護瞳行動
  • 我們的工作
    • 消除可避免失明
    • 他們的故事
    • 服務地區
  • 你的支持
    • 捐款方式
    • 企業伙伴
    • 光明心意卡
    • 結婚回禮小禮物
    • 每月捐款支持
    • 街頭籌款
  • 最新消息
捐款 每月捐款

護「瞳」街頭籌款

首頁 你的支持 街頭籌款

「瞳」見光明每月捐款計劃

護瞳行動一直致力在全球消滅可避免失明,我們知道最佳方法就是與社區合作,建立長遠並可負擔的眼健康服務。如要建立長期眼健康服務,我們必須有穩定的收入才可制定有效而可持續的計劃,例如培訓社區醫護人員及眼科手術醫生、建設醫療設施、提供醫療設備、社區教育、篩查眼疾患者、提供抗生素和進行復明手術等。 

「瞳」見光明每月捐款計劃為本會提供穩定的善款收入來源,確保我們可繼續改善各個地方的眼疾醫療,讓全球不幸的眼疾患者,「瞳」見光明,重啟人生! 

為何推行街頭籌款活動

街頭籌款活動在世界各地均被證明為成本最低,效率最佳之方法。有賴街頭籌款的成效,護瞳行動在發展中國家的眼疾手術數量從 2005年的 50,000宗增加到 2008年的 176,000 宗。 

護瞳行動於1992年在澳洲成立,並於2003年在澳洲不同省份開始街頭籌款。而香港辦公室亦於2016年開始街頭籌款。籌募大使每天在街頭或公眾地方以面對面的直接方式接觸市民,加強公眾對護瞳行動的工作和服務的認識,並鼓勵及邀請善心人承諾以每月捐款支持護瞳行動的工作。 



籌款大使每天與眾多市民對話,有效提升公眾對護瞳行動的認識外,亦提升市民意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讓更多理解到消除可以避免的失明的重要。  


 

認識護「瞳」團隊

護瞳行動的籌募大使每天均會穿上制服、戴上機構及社會福利署發出的工作證,風雨不改地在街頭工作,致力為消除可避免失明出一分力。 

為確保質素,護瞳行動會為籌募大使在不同的工作領域,由機構服務範疇至處理個人私隱的方法均提供足夠培訓及指引。護瞳行動亦為「街頭月捐聯席」一員,旨力恪守、維持並改善街頭月捐者招募的專業標準。如對護瞳行動的籌募大使有意見或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絡。


 

吳子榮 (Anson) 

吳子榮 (Anson) 

加入護曈行動的時候,我嘅願望係希望可以用自身嘅感染力令更多嘅人關注及幫助受眼疾影響嘅人。 從事籌款工作是一件十分正面同有意義的事,每個支持者的善心都感染到我繼續堅持。 

曾遇到一位眼睛受傷需要包紮一段時間的先生,他憶述包紮其間他深切感受到視力的重要。他支持護瞳行動之餘,亦不斷鼓勵我。我一直記在心中,每個人少少嘅幫助,已經可以改變別人嘅一生。 

龔浩賢 (Billy) 

龔浩賢 (Billy) 

參與街頭籌款前線和後勤工作超過11年了,這是我投身社會的第一份工作,起初對街頭籌款工作覺得新鮮有趣具挑戰,慢慢有了感受,最後變成歸屬。 

護瞳行動與別不同的是讓落後地區資源貧乏的失明人士帶來奇蹟,重見光明之餘亦達到授之以漁。 

希望每位同事及市民都有這份共鳴。 

李嘉荣 (Gary) 

李嘉荣 (Gary) 

服務護瞳行動期間,市民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記得有一位剛做完眼部手術的市民,向我們分享她的經歷,如手術前的無助感和手術後的感恩,讓她不斷感謝機構為貧困的白內障患者所做的一切。這一切歷歷在目,推動著我向前,克服任何困難。

林應富 (Jesson) 

林應富 (Jesson) 

我自2017年加入護曈行動,每日在街上與不同的市民交談中,發現很多人都有不同眼晴的問題, 明白眼睛健康在繁華城市亦並非必然。 

幾年前,有幸到雲南探訪機構的服務,在超過7小時的車程中,令我深刻了解到在落後地方尋找醫療服務是有多困難。 

我感謝每位支持者踏出信任的第一步,願意嘗試了解機構的宗旨而作出支持,讓機構能夠幫到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  

張家珩(Ka Heng) 

張家珩(Ka Heng) 

我堅持從事籌款工作,希望令女兒明白幸福非必然,要珍惜眼前所有外,亦希望更多人可看到這美麗的世界。 

曾經有一個市民對我說:「寧願自己唔讀書、唔食嘢都要去幫佢哋。」,令我明白只要堅持,定能迎來光明!感謝所有支持者,讓我知道原來小小的力量可以影響他人,我會繼續努力! 

周鳳鳴 (Kelly) 

周鳳鳴 (Kelly) 

這份工作讓我不斷成長,例如:學習到很多溝通技巧,待人接物,以及心態調整。我學會了溝通的時候要有同理心,耐心聆聽,這是以往工作未能給予我的成長。 

我也學習了團隊合作的重要,在此大家一起互相支持成長。 

蔡宗恒 (Kyle) 

蔡宗恒 (Kyle) 

我希望人們包括小朋友都可以不受眼疾折磨,得到治療,並過一般人的生活。 
做籌款工作,每天的心情都會因市民的支持或拒絕而有起伏。看到同事的正能量及熱誠,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感激所有支持者,因為有您的幫助和捐款,才可讓眼疾病人重見光明且追逐夢想。 

賴健忠 (Martin) 

賴健忠 (Martin) 

我自2016年開始為機構服務,數年前我有幸到服務地方探訪,令我印象深刻:4小時顛簸的車程後,我們探訪了一名有白內障的婆婆,她沒有因為看不見而怨天尤人。反之十分感恩護瞳行動的出現,喜悅地分享:「可以看到我的孫兒長大是我最大的希望!」 

我希望藉此機會告訴每一位市民:我們小小的付出,便可改變有需要的人的一生。 

黃偉南(南哥) 

黃偉南(南哥) 

我從一次失明體驗活動了解到失明人士的生活,讓我萌生了幫助他們的念頭。很感恩我有機會參與護瞳行動的籌募工作,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在此,我衷心感謝在街頭上給我機會介紹機構服務的每一位聆聽者。 

吳煒兒 (小兒) 

吳煒兒 (小兒) 

記得一天,在街上努力了很久,更開始下起細雨,突然背後有把聲音問道機構捐款等資料,原來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善心小姐,她了解機構工作後主動支持,還在離開時送上祝福。 

這便是我的推動力,使我熱心工作服務機構。 

鄧嘉偉 (Tommy) 

鄧嘉偉 (Tommy) 

我從事籌款工作16年。 

加入護瞳行動,讓失明小朋友令更多失明小朋友得到適當及時的治療是我堅持多年的原因。記得有一次在街上接觸一位剛完成眼科手術的女士,她身同感受,明白失明的可怕及無助,所以十分樂意地支持護曈行動,令我相當難忘!我感謝每一位捐助者,令眼疾患者得到適時的治療。 

成翠宇 (Tracy)

成翠宇 (Tracy)

加入機構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小朋友一出生就要面對眼疾,很感恩有護瞳行動為他們重見光明,我能為機構服務感到十分自豪。 

這使命感使我一直堅持! 

致電捐款

3614 6240
請即捐助 分享網站 訂閱電子通訊
"> "> "> ">
  • 有關護瞳行動
  • 創辦人Gabi Hollows
  • 我們的企業伙伴
  • 眼睛健康
  • 常見問題
  • 報告與季刊
  • 聯絡我們
  • 訂閱電子通訊
  • 瞳見光明講座計劃
  • 同燃希望獎
  • 「童見光明」填色比賽
  • 條款與細則
  • 私隱條款
  • 投訴
  • 人身保障條款
  • 條款與細則
  • 私隱條款
  • 投訴
  • 人身保障條款

All content © 2020 The Fred Hollows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BN 46 070 556 642

護瞳行動 (The Fred Hollows Foundation (HK) Limited ) 是根據《稅務條例》第 88 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及慈善信託,編號為91/13694。

護瞳行動亦為澳洲慈善組織及非牟利機構委員會旗下註冊機構,本身所設有的兩項基金均已獲得澳洲稅務局給予「可扣稅饋贈的受惠者」(Deductible Gift Recipient)認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