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創辦人Fred Hollows 教授

護瞳行動創辦人Fred Hollows 教授

護瞳行動創辦人兼眼科醫生Fred是行動派,說得出、做得到。他一生克盡己職,永不退縮,而且時刻求變,讓消滅可避免失明不只是一句口號。他也是人道主義者,讓亞洲以至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復明。時至今日,我們繼承他的工作,以恢復視力、推動變革為己任。

生命

早年求學   專攻眼科
早年求學 專攻眼科

Fred(前排左二) 於1929年4月9日在紐西蘭達尼丁出生,求學時曾想過在政府任職,但一次在精神健康設施做暑期工的經歷,令他眼界大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很有科學天分,順利考入醫學院,畢業後開始擔任眼科手術助理,燃起了他對眼科醫學的熱誠。他其後到英國專攻眼科,並於1965年回到澳洲,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擔任眼科醫學副教授。

訪原住民   立定志向
訪原住民 立定志向

在 1968 年,Fred在自己的眼科診所醫治了兩位年長的澳洲原住民後,獲邀到訪澳洲北部的原住民營地。那裡低落的眼科醫療水平令他大為震驚,無法理解何以澳洲仍有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此欠佳,特別是大量兒童和成人均患有沙眼,但那時沙眼已差不多在澳洲其他地方絕跡了。他其後獲邀探訪悉尼800公里外的伯克(Bourke),當地的情況同樣令人擔憂。這些片段令Fred矢志改善澳洲原住民的眼科醫療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邂逅妻子   共同努力
邂逅妻子 共同努力

1970年,Fred邂逅妻子Gabi。她當時正接受視軸矯正的訓練,有助診斷眼科疾病。數年後,兩人於悉尼威爾斯親王醫院共事,Fred準備深入澳洲內陸,開展為期兩年的全國沙眼治療計劃,協助原住民改善沙眼傳播的情況。他邀請Gabi一同前住。兩人自此開始並肩,共同努力改變世界。

走訪各地   造福世界
走訪各地 造福世界

1985年,Fred代表世界衛生組織,出訪尼泊爾、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和孟加拉。兩年後,他到訪飽受戰火摧殘的厄立特里亞。這些經歷大大改變了他。Fred發現這些地區的眼科服務落後,白內障手術用的人工晶體價格高昂,令人民難以負擔。他決定自行籌集資金生產晶體,設法減輕眼科保健及治療成本,令發展中國家得以受惠。他在尼泊爾和厄立特里亞創立人工晶體廠房。這些廠房見證了Fred 為世界帶來持之以恆的影響。

晚年患病  決心不減
晚年患病 決心不減

晚年的Fred 雖然確診患癌,但仍然決心推動改善所關注的國家的眼科醫療服務。在他臨終前幾個月,Fred仍離開醫院飛往越南,培訓322位越南眼科醫生,協助他們掌握現代手術技巧。Fred更與Gabi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立護瞳行動,確保能延續復明工作。Fred於1993年2月10日辭世,獲國葬待遇。他長眠於郊外伯克,以紀念與當地人民和土地的不解之緣。

我相信彼此照顧是人類本有的美德。 Fred Hollows 教授
/

延續Fred Hollows教授的工作

Fred 的工作目標十分明確,為達成目標持續努力不懈。在澳洲參與原住民醫療服務和推動全國沙眼治療及眼科醫療計劃,以及在發展中國家工作之後,他立志要消除自己看見的不公義。
 
Fred 貫徹自我,離世之前數仍不斷努力,計劃在厄立特里亞和尼泊爾設立廠房,建立他心繫的低成本人工晶體工廠。他亦於臨終之前數月,飛往越南履行承諾,教授當地的眼科醫生現代化眼科手術技巧,令當地人民可以具備能力,幫助自己的社區。

護瞳行動足跡遍及25個國家,至今已協助全球超過300萬人恢復視力。我們的成就有賴來自香港、澳洲,以至世界各地的龐大支持。我們矢志消滅可避免失明,深信每10個失明個案中,有9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們仍任重道遠,肩負重要的任務。

眼見盲人其實不必失明,卻袖手旁觀,是一種罪惡。
- Fred Hollows 教授

護瞳行動仍貫徹著Fred當年的工作,行動至上。我們努力培訓醫生、護士和保健人員,分發抗生素、籌款購買所需設備和興建醫療設施,以及進行眼科手術,尤如Fred於30多年前所做的一切。

我們的工作,是給予他們自助的機會,給予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 Fred Hollows 教授

失明患者能夠復明,就能改善生活。他們可以工作、上學,供養家庭。Fred 認為不論貧富,人人均應享有廉宜的眼科醫療服務。我們絕不停步,直至能夠令可避免失明從亞洲以至全世界徹底絕跡。我們深信這一天必會來臨。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每十位失明人士之中,就有九位其實可以重拾光明,可見我們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