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香港許多人的生活因此轉變了。過去3個月,年長的失明人士生活又起了什麼變化?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60多歲的馬伯伯是獨居失明人士。香港爆發疫情後,他便「與世隔絕」。馬伯伯以往依靠義工每星期到訪,陪同他外出購物或飲茶,掌握社區轉變和享受社交生活。可惜,義工服務因疫情暫停,馬伯伯獨個兒困在家中。近日悶熱難當,馬伯伯忍不住自行修剪多月未整理的亂髮,過程相當危險,頭髮更被剪得高低不平;直至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家居隊)職員送防疫物資上門,得悉其生活困難,迅速安排送飯及購物服務;更安排護理員陪同他前往理髮,送上及時的支援。

香港各界努力共同抗疫,暫時總算有驚無險。可是許多地方的疫情仍然反覆。眼科組織「護瞳行動」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失明人士若感染新冠肺炎將非常麻煩,因為當地醫護人手不足,眼科醫護人員也要調往應對新冠肺炎,而失明人士染疫入院後,家人在疫情下無法探病,年老又看不見的病人便更孤立無援。

社福機構以至各界人士過去數月正陸續開發不同服務形式,回應弱勢社群(如長者、失明人士)的需求,長遠應該籌謀,為日後疫情復發或其他大型公共衛生挑戰,及早在硬件、服務內容及設計方面作準備。這些範疇包括:

精神健康:疫情下,失明長者的慣性生活模式被打破,其面對的孤單感特別強,社福機構應加強於社區建立貼地有效的鄰舍互助支援網,當疫症或其他社區危機發生時,能夠發揮「近鄰」的通報及即時支援角色,以便識別高危社群並加以支援。

資訊流通:許多資訊以圖像表達,並且在網上迅速流通。社會需要加強無障礙溝通措施、加快長者接觸數碼科技的普及度,突破圖像閱讀的技術,讓失明長者也能透過數碼科技接收資訊、與外界接軌。

家居服務:「家居服務」屬於「緊急及必要服務」。疫情下,社會服務機構為前線職員提供防疫裝備及訓練,以滿足更高規格的上門和貼身服務需求,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家居隊職員仍堅守為有需要長者提供送餐、陪診,以至必要的個人護理/洗澡服務,更評估失明長者的獨特需求,個別化地提供送飯或購物服務。如此迅速的服務應變,需要職員對長者的熟悉,以及日常關係信任作基礎。隨着防疫工作逐漸純熟,家居隊又為欠缺支援、較體弱、衛生環境較差的長者,優先恢復家居清潔服務,並加強購物及防疫支援,如指導他們清晰管理藥物、儲備足夠糧食及防疫品等,讓長者回復自主的社區生活,同時亦積極防禦疫情反覆。

疫情過後:疫情稍緩之際,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或其他長期病患者陸續回到醫療系統,醫院需應付積壓的病人,有關情况在發展中國家尤甚。長遠而言,及早發展視像會診、遠端配藥、基層醫療支援等服務,讓有需要人士能夠得到社區為本的支援,以及檢視本港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規劃服務緩急的分流,實在值得深思。

人口老化已是不爭事實,而不少長者都有眼疾。目前香港的失明人數約17萬,全球數字約3600萬,2050年全球失明人數因人口老化,料將是目前3倍。

這次疫情當中,不同機構嘗試如何在提供服務和員工的防疫需要之間取得平衡。假設疫情回襲,或出現新的疫症,我們實在需要及早構思應變之策。政府、社福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應該聯手獲取和分析大量資訊,為弱勢社群如長者和失明人士等針對性地提出照顧大方向,細化各種非常時期的措施,千萬不要待下次危機再來仍然手忙腳亂。

文章原刊2020年5月29日明報論壇版
內容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和護瞳行動共同發表

更多文章
疫情持續 新常態下的眼科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