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十分普遍的眼疾,全球半數的失明都因白內障而起。治理白內障的方法已十分成熟,一般只需一個20分鐘的簡單手術就可以治療。


甚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會令患者原本清澈的眼部晶體變得渾濁,減弱視力,病發時可能只影響一隻眼,或同時損害雙眼。
 
白內障病發初期不一定會削弱視覺的敏感度,未經訓練的人或看不出病人的眼睛異常。白內障亦會帶來其他症狀,例如對眩光敏感、視野模糊、物體顏色變淡和閱讀困難。
 
眼睛的虹膜區在正常時應為清澈和黑色的,但隨後晶體會出現渾濁的乳白色,直至白內障成熟。白內障成熟之後,病人只能分辨光暗,大大影響病人獨立生活的能力。


誰會患上白內障?


白內障一般與年老退化有關,大約到六十歳左右便有機會出現白內障。但並非只有長者才會患上白內障。有些兒童出生時已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必須及早發現和治療,才能防止視力永久受損。
 
除了遺傳性因素之外,白內障也會因眼部損傷、日光照射、糖尿病、遺傳缺陷等引致;兒童也有可能因嚴重腹瀉感染、高燒脫水,甚至藥物影響等等患上白內障。
 

如何治療白內障?

如何治療白內障

當白內障開始妨礙日常活動時,毋須等到白內障成熟,就可以做手術。白內障只需一個20分鐘的簡單手術,就能治癒。手術過程會移除渾濁的晶體組織,然後植入人工晶體(IOL)代替原本的天然晶體。人工晶體的效能,會針對每隻眼睛的狀況而獨立評估,令映像能聚焦於視網膜上。病人於手術完成後數小時就能清晰看得見,手術後病人必須接受數星期的藥物治療和護理,直至眼睛完全康復。
 

白內障能否預防? 

目前沒有任何有醫療方法可以預防或減慢白內障惡化。不過,患者可於視力受損、引致失明之前,接受手術治療。
 

為何護瞳行動要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白內障患者?

白內障是全球頭號致盲原因,但這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治理方法簡單、快捷。不幸是在許多中低收入國家,貧困、交通不便和文化等原因,往往令白內障病人無法接觸簡單的手術恢復視力。

若不及時處理白內障,會對病人造成沉重打擊,特別影響發展中國家病人的工作、教育和家庭生活,令他們難以脫離貧窮。有些個案的病人更有機會而早夭。在已發展國家已享有安全、有效、相對廉宜的方式來治療白內障時,部份發展中國家對白內障仍束手無策,這無疑是不公平的。

要合適開展白內障手術,醫院必須具備合適的基建設施、設備和醫療技術,以及能為病人方便地提供術後護理。不過在發展中國家,因為醫療人材短缺,又缺乏相手術器材,病人不一定能輕易在住所附近找到白內障手術服務。另一方面,雖然非專業醫務人員只要接受訓練,也可以透過簡單的電筒光測試,檢驗出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人,但若要完成手術前評估,以及實際進行手術,必須重視人材的培訓。因此護瞳行動發展支援外展服務和培訓新一代的眼科專業人員,令更多病人能夠得到照顧。

手術用的人工晶體價格昂貴,亦是另一原因阻礙中低收入國家病人接觸白內障手術。護瞳行動創辦人霍洛教授(Professor Fred Hollows)的理想,是在全球提供價格廉宜的人工晶體。護瞳行動成立初期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厄立特里亞和尼泊爾設立人工晶體生產廠房,以減省發展中國家進行白內障手術的成本。這些廠房自從投產以來,已製作了超過400萬件人工晶體。全賴這些低成本晶體,有些國家的白內障手術成本可以低至150元。
 
在發展中國家,預防白內障引致失明的關鍵,是令人民能更方便地享有優質眼科護理服務。這樣病人就可獲得合適的診治,評估何時需要接受手術,以及可於手術前後獲得什麼護理。
 
在人口急速增加和老化的前提下,預防白內障已成為公共衛生範圍裡不能不正視的議題。不過,對策已經存在。自護瞳行動成立以來,我們已為超過250萬人恢復視力,並會繼續朝目標工作。
 

>>只需$150,便能使一名白內障病人,重拾光明。<<

白內障手術是史上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手術之一。
世界銀行

 

閱讀更多白內障故事

珊妮絲的故事
森仔和山仔的故事
小龍的故事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您的捐款,能改寫盲症患者的一生。

每五位失明人士之中,就有四位其實可以重拾光明,可見我們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