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聯同基督教勵行會為少數族裔提供免費驗眼及配鏡服務 呼籲公眾重視眼健康

逾四成參加者發現視力問題
國際慈善機構護瞳行動致力消除可避免的失明,今年兩度與基督教勵行會合作,於基督教勵行會旺角服務中心舉辦免費眼科檢查及配鏡活動,合共惠及85位少數族裔人士。活動旨在推動健康平等,提升公眾對眼健康的關注,特別支援面對語言與文化障礙的社群。
活動分別於2025年7月27日及11月8日舉行,為參加者提供眼睛健康講座、驗眼配鏡及專科轉介服務。眼科專科醫生兼護瞳行動顧問林傑人醫生(Dr Godfrey Lam)於兩次活動中均親自講解弱視、白內障等常見眼疾,並強調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眼疾往往無徵兆,及早檢查是預防失明的關鍵。」他亦提醒參加者,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缺乏戶外活動及忽視眼科檢查,都是香港常見視力變差的成因。
眼科專科醫生兼護瞳行動顧問林傑人醫生於活動中進行眼睛健康講座,講解弱視、白內障等常見眼疾,並呼籲市民定期驗眼,預防可避免失明。
護瞳行動總監柏羅士(Ross Piper)、全球項目及合作伙伴總監黃憶雯女士(Amanda Huang)、國際董事會及香港董事會多位成員、眼科專科醫生兼顧問林傑人醫生、基督教勵行會機構傳訊及拓展科高級經理何嘉倩 (Bonnie Ho)及基督教勵行會社會服務部計劃主任胡夏生註冊社工(Harry Sir),於2025年11月8日活動結束後,與少數族裔參加者合照。
根據現場檢查結果,超過40%參加者發現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等屈光不正,有個案更急需矯正視力,亦有個案需轉介政府眼科專科跟進。不少家庭因語言和文化關係沒有定期驗眼的習慣,亦缺乏相關健康資訊,導致視力問題長期未被察覺或處理。護瞳行動選擇少數族裔社群作為服務對象,正是因為他們在獲取眼科服務方面面臨語言、文化及經濟等多重障礙。透過社區合作,活動希望打破這些障礙,讓更多人獲得平等的眼健康機會。
是次服務亦面對語言挑戰:大部分參加者主要以烏都語溝通,幸賴現場義工即時翻譯,讓眼健康資訊無障礙傳遞。基督教勵行會社會服務部計劃主任胡夏生註冊社工表示:「語言不應成為健康的障礙。我們很高興能與護瞳行動合作,透過義工即場翻譯,讓每位參加者都能理解眼健康的重要性。這是社區互助的最佳體現。」
其中一位參加者 Mysko Geraldine Abiso,早前遺失眼鏡,因看不清而生活大受影響,然而其父親因癌症治療承受沉重經濟壓力,無力添購新眼鏡。透過參加護瞳行動免費的驗眼配鏡服務,讓她得以「重見」清晰世界,她的笑容成為活動中最溫暖的一幕。
參加者 Mysko Geraldine Abiso 透過基督教勵行會得悉護瞳行動的免費驗眼服務,由眼科專科醫生兼顧問林傑人醫生及現場義工為她進行眼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