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以字面解釋看「老花」,總以為是老人病,但原來老花眼在青壯年已會來襲,叫「中年病」還比較適合。應付老花,不需花巧的手術或治療。了解老花眼的來龍去脈,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法,省錢之餘不用藥石亂投,害自己白擔心一場。
老花的成因是什麼?
已屆中年的你,對舊式的手動相機不會陌生吧。與使用自動相機或手機拍照不一樣,手動相機對焦需要人手調較,選擇看清楚遠景還是近物。老花的問題原理相近,由於眼球的睫狀肌失去功能變得鬆弛,晶體的囊失去彈性,令到晶體變焦功能減弱,看近的東西變得模糊,好像相機的變焦功能損壞,只能看遠景卻看不眼前的事物。當你把書本放在眼前卻看不清細細的字體,或發現雙手愈來愈不夠長,東西推不夠遠。看不清楚,或者比往常需要更多的燈光,那就是出現老花的跡象了。
誰人會有老花?
無論本身視力是否正常,患有近視或遠視,一般到了40歲,每個人都有機會出現老花。何時才會出現老花,要視乎個人是患近視還是遠視。老花是看不清近的事物,如果患有近視,脫下幫助看遠景的眼鏡,近的東西如書本、手機或報紙便會立即看得清楚,近視相對抵消了部份老花,老花的感覺會稍遲出現。
不過如患的是遠視,看不清近的東西,年青時遠的東西看得清,視力好像不錯,但會比患近視的人更早感覺出現老花。因為本身已看不清近物,再加上老花,等於雙重看不清眼前的東西,三十多歲出現老花也不足為奇。一般上到60歲老花度數便會穩定,除非患上其他眼疾例如白內障,視力便會受到影響。
老花對個人有什麼影響?
老花的影響因人而異。好像在公園捉棋的長者,好多時也不用戴老花眼鏡,這是因為公園陽光充足,瞳孔會縮小,等於相機的光圈收細,便能聚焦近的東西。就算患上老花,只要光源足夠,也有機會東西看得清晰而不用戴老花鏡。
經常使用手機,會否加快出現老花?
老花是年齡問題,因此頻密使用電子產品原則上不會加深老花。不過如果患老花卻沒有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看近的東西如手機太久,眼睛便會疲勞,所以我們醫生建議使用合適度數的眼鏡。
我可以如何矯正或減少老花出現?
老花不是一種病,而是自然現象。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必經階段,除非找到長生不老藥,否則原則上老花是無法減漫的。近年流行以激光矯正因老花而來的視力模糊,有關方法是否有效,見仁見智。這是因為老花是自然發生的,而且度數會每年增加,暫時沒有手術能鎖定老花不再增加,花了錢進行手術也要有心理準備,視力並不一定能百份百清晰。
人口老化,老花這樣看似簡單的眼疾,直接影響了愈來愈多長者的生活質素,因此大家仍需正視這個問題,最簡單、最安全、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定期更換老花鏡。每一年檢查眼睛,老花加深時便再更換眼鏡-換眼鏡總比換眼睛方便!
原文刊︰【老花年齡】30多歲已有老花?近視就不會有?眼科醫生解構老花眼原理、成因及高危人群,感謝林傑人醫生提供資料
常見眼疾,其實能救!
究竟哪些常見眼疾會影響兒童,導致他們失去視力,往往取決於國家的發展狀況。在發展中國家,失明有多個源頭:因麻疹感染而引致角膜疤痕、維他命A匱乏、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沙眼和白內障。護瞳行動專注和合作夥伴同心協力,預防或治療以下病症,以免兒童視力受損:

白內障
兒童患上白內障,及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以充分減低對兒童視力發展的影響。兒童白內障並不常見,可交由兒科眼科醫生處理,雖然手術較成人白內障複雜,但仍可順利治療。手術後的視力康復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沙眼
兒童往往較容易感染沙眼,尤其是在沙塵滾滾的貧窮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通常缺乏水源,衛生欠佳。世界衛生組織贊同採取全面策略S.A.F.E.,以治療和預防沙眼,當中包括進行眼皮手術、派發抗生素、培養清潔臉部的習慣,以及改善社區環境,加強衛生和提供潔淨食水。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
嬰兒若過早出生,視網膜和周邊的血管仍未完全發育。他們通常要留在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接受補充氧氣治療,來與死神搏鬥。雖然補充氧氣有助早產嬰兒存活,卻有可能嚴重損害視網膜血管的發育,令兩眼的視網膜出現疤痕,導致失明。因為醫學進步,增加早產嬰的存活率,但產後服務水平卻追不上,因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在中等收入國家尤其常見。

兒童失明
許多兒童眼疾若不好好治療,可導致永久失明。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一大難題,因為不少家庭普遍欠缺基本眼科保健服務。研究指出,全球每分鐘就會增加一個失明兒童,急需我們伸出援手。